保温材料进场后,应远离火源。露天存放时,应完全用不燃材料覆盖。需要采取防火构造措施的外保温材料,其防火隔离带建设应与保温材料建设同步进行。可燃、耐火保温材料的施工应分段进行,每段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,并应在涂保护层的同时固定。无保护层的外保温材料的高度不应超过三层。
幕墙的支撑构件和空调等设施的支撑构件应在保温材料铺设前焊接。如果必须铺设绝缘材料,应在焊接部分周围和底部铺设防火毯等防火措施。不允许在可燃保温材料上直接进行防水材料的热熔热粘施工。施工照明等高温设备靠近可燃保温材料时,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。聚氨酯等保温材料现场发泡时,应避免高温环境。对施工过程、工具和服装采取ESD措施。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室内外消火栓系统,并满足施工现场的消防和供水要求。外保温工程施工操作台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。
靠近外墙和屋顶的竖井、沟槽和平台不得堆放可燃材料。火源、热源等火灾危险源应与外墙、屋顶保持安全距离,并加强火源、热源的管理。不宜在有外保温材料的墙体和屋面上进行焊接、钻孔等施工作业。确需施工作业的,应当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,并在施工结束后及时保护裸露的外保温材料。电路不应穿过易燃的外部绝缘材料。确需穿越时,应采取管道路由等防火措施。
保护层厚的外墙保温系统没有火焰传播,系统内可以不设防火隔离带。但施工时不应有烟囱效应空腔。如果保温层内部有空洞,必须有效密封,以降低火灾蔓延的风险。对于EPS外墙保温系统,在系统中设置防火隔离带后,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整体消防安全性能,没有火焰传播的风险。防火隔离带的尺寸并不是越大防火效果越好,300mm ~ 400mm的宽度可以满足防火隔离的需要。当采用酚醛和聚氨酯复合板作为隔离带时,采用上限值的宽度。防火隔离带的设置考虑设置在窗口上方400mm ~ 600mm范围内的防火效果较好。